• 欢迎来到有车网!

首页 > 排行 > 正文

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推动早筛早诊防控体系建设成关键

来源:证券之星 编辑:苏婉蓉 2024-03-18 06:13 阅读量:1247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实习生肖立群 广州报道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癌症负担报告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106.06万人,新增肺癌死亡病例约73.33万人,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类型。

“肺癌并不是绝症,只要能够早期发现,及时科学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将大大提升。”近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部肿瘤综合病区主任梁文华在“同心共筑肺健康-2024关注肺健康·早筛公益跑”活动中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了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性,并呼吁公众提高对肺癌早筛的认识和参与度。

目前公众对于肺癌早筛的意识还不足,很难主动选择筛查。另外,由于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

在临床专家看来,眼下一方面需要从政策层面引导;另一方面需要从个人层面能够体会到以防为主的模式的好处,而这是最困难的一点。此外,在早筛早诊体系落地过程当中,也需要加强对临床医师能力的培训。这也是由于,目前尽管国家布局了诸多基层筛查点,配置了诸多先进的CT以及肺功能的设备,但是临床使用率不高。如此,加强基层医师能力培训,推动早诊早治体系构建仍存在诸多壁垒待突破。

我国肺癌防治形势严峻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制定的《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显示,面对吸烟、空气污染、人口老龄化加剧等严峻形势,我国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

在美国过去的二十年中,男性肺癌死亡率降低了58%,女性肺癌死亡率降低了36%。这种显著的下降直接推动了癌症整体死亡率的降低。相比于美国患癌人群总死亡率开始下降,而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态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癌症负担报告最新数据测算,肺癌发病人数约占我国肿瘤发病总人数的21.9%,肺癌死亡人数约占我国肿瘤死亡总人数的28.4%。

在梁文华看来,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目前,我国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这说明我国早筛早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近年来肺癌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肺癌的5年生存率从16.1%提高到19.7%,但仍有约75%的患者在确诊时处于肺癌晚期,错过了最佳根治性手术治疗时机。

早期诊断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预后生存,从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看出,Ⅰ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在77%~92%,而ⅢA~ⅣA期患者仅为10%~36%,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并完全切除的肺原位腺癌及微浸润腺癌(MIA)术后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100%和100%。

“早防、早筛、早治,能使得我们可以早期发现人生理上的变化,做到提前防护。对于肿瘤来说,早防治、早发现直接做治疗就不会发展成晚期。”何建行也说道。

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是肺癌防治的重点。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也是我国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健康理念的体现。

高危人群每年需进行肺癌筛查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指出,肺癌高危因素包括吸烟和被动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以及石棉、煤烟等职业暴露至少1年,并推荐50岁以上的人群具有以上高危因素便应该开始进行肺癌筛查。

那么,哪些人群应该更加关注肺癌的早期筛查?对此,梁文华表示,首先针对明确的高危人群,有长期抽烟的习惯或者有癌症家族史,尤其是肺癌家族史,推荐每年做一次筛查。另外,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去做一次筛查。“如果对于检查结果没有问题,也没有高危因素,筛查的间隔时间可以稍微延长一些。”

目前,肺癌的早期筛查主要有两种方式。梁文华进一步提到,一种是低剂量螺旋CT,这是结构性的检查。另一种是肺功能,属于功能性的检查。这两种检查基本能够覆盖呼吸相关疾病以及程度检查,在这两个检查的基础上,目前也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做完低剂量螺旋CT后,做一次人工智能全肺诊断模型,可以把这些有可能的肺部疾病都能够诊断出来。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在于不会受限于不同的筛查单位的诊断水平,能够将把国家医学中心的诊断经验复制到不同筛查的机构,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早筛是通过筛查方法来达到早发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做得最好的一个方面。”何建行也介绍,“通过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早期筛查,对于1厘米左右肿瘤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1%,对于1.5厘米以上肿瘤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5%,这样的患者及时手术后基本上可以治愈。”

事实上,低剂量螺旋CT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筛查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这种检查方式可以在较低的辐射剂量下,对肺部进行高分辨率的扫描,准确检测出肺部结节和早期肺癌,为早期治疗提供有力支持。相关数据显示,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使肺癌患者死亡率下降20%。

“低剂量螺旋CT的辐射剂量有一个安全的范围,其实常年坐飞机在高空受到辐射量远远大于这个剂量,并不需要担心受到辐射影响。”何建行说。

早筛、早诊、早治,降低经济成本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癌症防治工作,在《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中设立“癌症防治行动”。2023年10月底,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将增强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能力、规范诊疗水平、控制患者疾病负担作为主要目标。

在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肺癌筛查、诊治工作也有了很明确的进展。“目前通过政府、医院和老百姓共同努力,做肺部低剂量螺旋CT单次费用在500元左右。有些筛查做得好的地方,费用可以降到200元左右,价格非常亲民,成为肺癌早筛普及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何建行告诉记者,“我国希望把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降低15%,其实在一些筛查示范区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我们希望这种筛查示范区覆盖范围可以不断扩大,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如果早期手术花费大概在3-5万元,而肺癌发展成为晚期时,所需的费用就要加一个零了。”何建行表示。

由此可见,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恢复速度更快,对身体机能的损害更小,需要花费的经济成本也更少。

除了普及公众的肺癌早筛早诊早治意识外,提高患者对于肺癌诊疗方式的认知也十分重要。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尤其在精准靶向治疗的推进下,肺癌在治疗手段上也拥有越来越多的治疗“武器”,开始进入精准诊疗的全新阶段。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基因突变状态和遗传风险,指导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新型的治疗方式大幅度提高了治愈率,可以说大幅度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让晚期肺癌患者也能够得到治愈希望。”梁文华告诉记者。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重视肺健康至关重要。不少临床专家也在公开场合强调,日常生活中,大众需要尽量远离烟草还有远离环境污染的地方。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机能,有氧运动对于肺健康非常有利。

“通过肺健康的活动,我们也希望让大家更加高度关注到肺健康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肺健康的问题不是个体问题。目前,肺健康既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有了肺健康才有全民健康。”何建行强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