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有车网!

首页 > 排行 > 正文

经济观察长三角联动共蕴未来产业“发展之机”

来源:中新网 编辑:柳暮雪 2024-03-24 13:00 阅读量:7176   

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近年接连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长三角共蕴未来产业“发展之机”,一批着眼未来的企业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乘风而起”。

“长三角联动”是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区域布局的关键词。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杨霖霖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研发中心在上海,生产基地在安徽合肥。“2019年我们成立产业化的公司,当时把公司的生产基地放到了安徽,这也是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走出去’。在用工成本、前期产业孵化等方面地方政府给了切实的支持。”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量子计算公司,尤其看重上海金融、生物医药等场景。本源量子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辉表示,量子计算需要有大量的应用场景,需要整个生态去支撑。

“目前我们在安徽合肥建了中国第一条也是最完整的一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下一步希望在长三角有更好的土壤,能够把芯片中试线往更大的环节上去推进。”张辉说。

长三角具有发展未来产业的基础条件。在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芮晔平看来,长三角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产业创新体系相对完善,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些都是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基础条件。

因参与2023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与上海“结缘”的杭州云音超算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计划在上海设立新公司。公司项目负责人孙斌强表示,上海具有雄厚的高端装备、高端产业发展基础,例如,航空航天装备、船舶及汽轮机、核电发电机和成套工程、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隧道盾构、生物医药工艺等,这些为新算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秘书长、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组委会负责人李晔认为,长三角区域内的未来企业在产业协同上有独特优势和特点。“企业自身发展创新以及在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方面,长三角不同地区能够发挥各自特长。希望能够看到越来越多上海企业和外省市企业达成合作实现突破。”

区域协同如何为未来产业发展注入长久动能?芮晔平建议,可以进一步整合长三角的科研机构、科学设施等资源,推动区域内科学设施与平台的共建共享;应用场景方面,可以率先打造长三角区域级应用场景,如联合推动支撑氢能源汽车、空中交通等发展的基础设施布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