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造”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互补生产协同创新
题:“川渝造”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互补 生产协同创新
作者 陈媛
每6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从重庆市渝北区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从生产线上缓缓驶出……目前,全国每7台汽车就有1台产自川渝、超过五分之一的动力电池实现“川渝造”。
汽车制造是重庆市与四川省携手打造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成渝两地联合印发了《川渝汽车产业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工作方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和《共建世界级先进汽车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等政策文件,多方面推动两地汽车产业发展,共同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川渝两地汽车产业链韧性显著增强,共集聚600余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近300家汽车相关软件企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3大系统12大总成56个部件已实现全覆盖。
重庆车企抢抓机遇,通过创新实现弯道超车。以长安汽车、赛力斯集团为代表的整车制造企业,把方向瞄准新能源汽车领域,制造纯电动、插电式、增程式、氢燃料、换电式等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齐全,产品种类涵盖轻、重、客、微、轿全谱系。
汽车制造展示出“川渝造”产业协作的强大向心力,重庆在整车制造方面优势明显,四川则在动力电池和清洁能源配套上展现出强劲动力。
“‘重庆造’的汽车离不开四川的配套产品。”长安汽车副总裁张法涛近日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长安汽车旗下多款车型的动力电池,均采购自四川省宜宾市生产的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是宜宾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四川省宜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薛庆此前受访称,宜宾市正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成功引进动力电池及配套项目120余个,构建起从原材料、组件到电芯、新能源整车、废旧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重庆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优势,大力推动“渝车出海”,汽车远销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据重庆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汽车出口量达到47.7万辆,同比增长29.6%。
当前,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深入,两地以强化产业协作、共建产业生态为实施路径,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两地共建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现雏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资讯
南京六合龙袍街道楼子社区:巧下“三步棋”共绘致富图
春节焕新开新吉利——河北维德欢乐购车节完美收官!
上汽大众途岳12月销量破1.8万台,硬核实力看得见!
瑞新康达RESCOND与沃尔沃AED道路使者联盟携手,助力上
弓余侃车:豪车不仅仅是价格高
《2024家政创新发展大会》在石家庄成功举办
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让中药饮片联采有更科学的标准
“易胖体质”真的存在,但注重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关键
新航季,零等待!江门边检高效保障今年首艘新造油船通关
碳路中国在煤炭沉陷区找到致富“摇钱树”